第(3/3)页 苏珂也学着别的学子那般,轻叩窗口,很快便有官兵来窗口取走了试卷。收走的卷宗当场糊住学子的姓名、籍贯,等三场全部考校完毕后再着人抄录阅卷,决定录取卷后,再开拆弥封核对考生资料。 苏珂早上交了试卷,下午便无所事事,人不能离开考号更不能出声说话,否则便剔除考试资格,苏珂只能在考号里来回走动试图取暖,活动一下全身血脉。 第二场考试是第四天的早上发下了试卷。 这一场考诗赋,要求每个学子作诗一首、赋一首。 这一场极其重要! 如果说第一场是考基本功,那么第二场则是看你的学问深浅了。也就是说看你读书后,能不能将学到的内容融会贯通,学以致用。 作诗论赋对苏珂来说算不上强项,却也并不怯场。 试题作诗一首的题目看着很简单,是为:《黄花如散金》。 苏珂拿着卷宗思索片刻。 眼下大周朝出考题,大都喜欢“去头掐尾”,所谓去头掐尾,就是将两句好不相干的句子拼凑在一起。 比如后来的那些: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我爸是李刚。”“窗前明月光,我爸是李刚。”“老夫聊发少年狂,我爸是李刚。”“儿童相见不相识,我说我爸是李刚!”这样的句子,也就是去头掐尾,胡乱拼凑而成的题目。 审题出现黄花如散金,而他的脑海里立刻闪现出《礼记.月令》里的句子,“季秋之月,菊有黄花”的名句。 此文中的黄花就是菊花,下笔多从秋景立意,顺带歌颂大周朝一番。 苏珂仔细磨了墨,摊平草稿稿纸提笔想写,可转念又想起一句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