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章 希望的火种-《大制药师系统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因为他想到了自己的大学四年。
    怀抱着希望入了生物的坑,结果整整迷茫了四年,尤其是后三年,一天比一天,心焦忐忑。
    那种没有方向的迷茫,没有学过生物的人,永远无法理解。
    所以他更加能理解外面那些生物博士的心情。
    他相信,如果再给他们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,绝对不会再有人选择生物。
    “一共多少人?”
    秦海涛笑说:“一共108将。”
    “这么多啊……”周文说了一句,脑海里飞快的考虑着。
    这么多人,隐球菌研究所肯定要不了,正好寰宇生物那边需要人,可以安排到那边去,这个等下需要跟他们商量一下。
    不过资金压力会非常庞大啊。
    工资倒是还好说,全部招聘,一个月也不到100万左右,问题不大。
    主要是这么多生物博士,如果全部招聘,得有事情给他们做啊。
    而这么多人如果全部搞科研的话,每个月光实验耗材都将是一笔巨额开销……
    “王华。”
    随着秦海涛的声音,很快进来一位******的青年,穿着红黑色冲锋衣,脸上有一些青春痘,眉宇之间带着一丝忐忑。
    “你是王华?”
    “嗯,对。”
    “生物基因工程,浙大本硕博连读?”
    “对!”
    “说说你对基因工程的看法。”
    王华组织了一下语言说:“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,通过基因改造技术可以培养出新品种、抗药性、抗旱抗寒性品种、蛋白质和糖类含量高的品种等等……”
    周文问说:“有人说,转基因生物体内的基因,容易造成基因污染,使得转基因生物大肆繁殖,争夺其他生物的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等,你对此怎么看?”
    王华有些激动的说:“这个太过片面了。转基因植物或者动物在被大量养殖前会经过严格实验的,基因污染和所谓的大量繁殖毫无关联……”
    不愧是博士,对于基因工程方面的理解很透彻。
    而且他在转基因方面的很多看法,和他不谋而合。
    转基因技术是个好东西。
    可惜普通大众只看到了表象,人云亦云,却并不知道里面的深层次原因。
    实际上咱们现在吃的东西,都是千百年来一点点变化而来,包括袁lp的水稻,这都可以算是转基因,与原来的早已不同了。
    早期的野生水稻,一亩产量就几十斤而已。
    像中国拥有自主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,已经商用二十多年,至今乃在全世界占据主要地位。
    还有大豆。
    我国曾是全球重要的大豆产区,东北黑土地滋养着大片豆田,为世界提供大量植物蛋白和畜牧养殖原料。
    然而多年前的那场“反转狂潮”,导致我国大豆种植全面沦陷。
    自1995年起,我国开始进口大豆,一瞬间由大豆出口国变成进口国。
    短短5年后,年进口量超1000万吨。
    到了2017年,我国本土大豆出产量仅1000万吨,进口量却高达9557万吨,对外依存度超过90%。
    国际大豆市场基本形成“美洲种大豆、中国买大豆、米国定价格”的被动挨打格局。
    而米国大豆为什么会对中国大豆形成如此的压倒性优势?
    问题就出自种子。
    米国大豆经过转基因处理,产量大,出油率高,比我国东北黄金豆出油率要高六分之一左右,经济价值高,是大规模工业生产的理想原料。
    再加上得天独厚的光热条件和广袤地理资源,使其牢牢把住大豆市场的调节阀。
    而大豆的下游几乎和所有蛋禽鱼肉类产品都息息相关,是关系国家菜篮子的重要生产原料,于民生干系甚大。
    否则,即便我们不生产大豆,光卖转基因大豆种子给外国,再买大豆进来,也是很爽的!
    可以说,转基因技术是中国为数不多的,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时起步,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。
    我国有着非常多的各种各类转基因发明,可是囿于舆论压力,安全证过期了都未获得商用许可!
    结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外国转基因种子公司,大肆抢占中国的种子市场。
    形成“种子按粒买,粮食按吨卖”的残酷现实。
    截至2018年中,在我国完成注册的外资种企超过70家。
    包括杜邦、孟山都、先正达等,纷纷在中国落子布局,设立办事机构、建立研发中心、布置品种试验、参股本土优势种子企业、成立合资公司等。
    牢牢把持了我国高端蔬菜种子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。
    这些“洋种子”垄断了国内种子的定价权、供货权,可以随时给种植业制造涨价、无货、减产等事端,已直接威胁到中国农业生产安全。
    再回想多年前的反转狂潮,简直细思极恐……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