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欧阳墨此刻心中澄明如镜,他如何不知赵元明、阿木尔、乃至陛下促成此赌约的真正用意?那是要借他欧阳墨之名,行剥夺方家紫龙令之实。 他本不愿意卷入此等权谋倾轧,但皇命难违,加之他内心深处亦有一丝对方云逸“狂言”的不以为然,故而前来。 然而此刻,他亲眼所见,亲耳所闻,这四首诗词——其中的任何一首,都是足以开宗立派、光耀千古的传世绝唱。 其文采、其气魄、其意境、其格局,已非“才华横溢”所能形容,简直是文曲星降世,谪仙临凡! 他欧阳墨一生治学,追求的便是文道中的真谛,自问心、无愧于天地。 若此刻,因权势压迫,因私心作祟,便罔顾事实,昧着自己的良心说出一个“否”字……他扪心自问,做得到吗? 做不到。 天下间的文人并非皆是瞎子、聋子,更非傻子。今日之事,在场近百双眼睛看着,近百对耳朵听着。 这四首诗词一旦流传出去,他毫不怀疑其必将流传千古。若是他欧阳墨今日敢在此颠倒黑白,毁人毕生清誉、那他数十载坚守的文心风骨,都将瞬间崩塌,碎如齑粉! 他将有何面目立于文坛?有何面目去见天下读书人?有何面目去面对史笔如铁? 那将是比死亡更可怕的屈辱和湮灭。 心中瞬间闪过千百念头,最终是化为一声无声的、沉重的叹息。 这叹息,是为赵元明等人的图谋落空,或许也是为这难以挽回的朝局,更是为他必须做出的、无愧于文心的抉择。 欧阳墨缓缓收回看向赵元明的目光,那目光中的最后一丝犹豫已然褪去,只剩下如同古潭般的清澈与坚定。 他面向方云逸,这一次,不再仅仅是审视一个才华横溢的后辈,而是如同面对一位在文道上与他平等论道、甚至已然超越他的同道。 整理一下因激动而略显褶皱的衣袍,在满殿寂静得仿佛听到尘埃落地的声音中,用那苍老却异常清晰、带着权威、庄重的声音开口! “方公子……” 他这三个字一出,已然定下基调。 “今日文试,公子连作四篇……”欧阳墨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颤抖。 “老夫遍览古籍,纵观青史,亦未曾闻有如此盛事。任何一首,皆可谓字字珠玑,意境高远,气魄恢宏,已达化境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