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如今连孙儿都周岁了,他们夫妻俩终于可以放心地把这个位置留给玄儿,出去看看这大好山河,也过过二人世界了! 对于慕容玄继位称帝,民间交首称赞。 “太子殿下可最是贤明仁厚了,他和太子妃殿下,不但大冬天的,让咱们老百姓也能吃到蔬菜,还把珍贵舒适的暖炕带到了千家万户。” “那年俺远方亲戚老家遭了水灾,听说还是殿下亲自去督办的赈灾呢!” “可不嘛!太子妃娘娘也是顶好的人,前些日子弄出的新式纺车,俺和俺婆婆在家织布又快又好,一天挣得比俺家老爷们都多!如今俺家男人贤惠的哩,家务活都不让俺碰了,让俺一心织布就好~” “是啊,哪想咱们女子有一天,还能比自家男人能赚钱,这腰杆都直了不少,哈哈!” “这下好了,太子殿下成了皇帝,那太子妃肯定就是皇后啦!有这样的好皇帝,好皇后,咱老百姓以后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好哩!” 百姓们可是激动。 文武大臣在各自府上,其实也十分激动, 虽说景元帝也算是明君吧,但他也毕竟上了年纪。 大臣们这个时候想的自然是江山顺利过渡。 毕竟到了晚年,根据历史经验,大多数皇帝难免变得昏聩。历朝历代,明君和太子前期父慈子孝,后期水火不容的也多的是。 那时候遭殃的可就是他们这些做臣子的!一个弄不好就是丢官没命啊。 如今陛下禅位,那是做臣子的心里最盼望的一种理想情况,没想到这好事就让他们赶上了!可不是高兴。 太子殿下文武双全,太子妃娘娘雍容聪慧,大家伙儿心里都跟明镜似的—— “这往后的国朝啊,至少几十年都是太平盛世,稳稳当当的!” 宫里头,如今也忙得脚不沾地、热火朝天。 内务府的管事太监嗓子都喊哑了,指挥着宫人擦拭每一个角落,铺设大红地毯。 礼部的官员们,忙着指挥各种细节,“蠢货,这件东西摆这儿!” “是是是,大人知道了,您消消火,别生气。” 礼部的官员忙的晕头转向,小跑着各处查看官帽都要歪了,实在是陛下(如今已经自封太上皇)要求半个月就要准备妥当。 这可是登基大典啊!还包括前面的禅让仪式以及登基典礼,必要办的规模宏大且盛大。 半个月就要准备妥当,实在是时间紧迫。 礼部的官员忙的有时候都顾不得吃饭。 杜幼菱听说了,想了想,让人制成了一种新鲜吃食。 御膳房,杜幼菱指挥,最厉害的御厨动手做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