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林蛙冬天下山过冬,春天进河里繁衍后代。 知道林蛙栖息位置,生活习惯,偏偏很难抓到它们。 “爹,好多林蛙啊。” 走了两个来小时,三口人找到了一处林蛙栖息地。 放眼望去,前方岸边密密麻麻都是林蛙。 或长或短的咕呱声不绝于耳。 林蛙难抓不单因为这玩意跳的远,警惕性高。 更因为它是一种昼伏夜出的动物。 白天看不见多少。 到了夜里成群结队的出来觅食。 在这个人均吃不饱饭的年代,耗时耗力的捕捉林蛙,是一件极其不划算的事情。 提着马灯,煤油灯,火把进山。 能见度非常低。 至于手电筒,那可是干部家里才能有的高级商品。 费了牛劲抓到几只林蛙,还不够塞牙缝的呢。 体力成本,也是成本。 这一点,乡下人算的清楚着呢。 “阿川,电棒照它们真的能行吗?” 徐秀云看了看手里的电棒,咋都不觉得这玩意能像照妖镜似的,一照一个准。 “媳妇,一会你就知道这玩意有多牛了,不但能定住林蛙,还能定住蝎子。” 也就是暂时弄不到塑料布。 要不然。 眼前这些林蛙,王川能一次抓的干干净净。 旱亮子,捕捉林蛙的绝户网。 在林蛙生活的区域附近竖起塑料布网,林蛙跳不过去,就会一直在附近徘徊。 配合手电筒,来多少抓多少。 二十年后,属于吃国家饭的不二之选。 “娘,爹好尿性啊!林蛙真的不动了。” 囡囡开心的都快蹦起来了。 一只只被手电筒照射的林蛙,一动不动的任由王川捕捉。 只见王川抓起林蛙用砸晕,随手丢进箩筐里。 转眼工夫,抓了差不多二十多只林蛙。 “囡囡,以后不许再这么说话了,姑娘家家的这么说话,会让人笑话的。” 闺女高兴的合不拢嘴,徐秀云暗暗发愁。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。 囡囡自小就懂事。 可是又未免有些太懂事了。 大人嗑学的一套一套,胆子比小小子还要大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