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华雄给自己长子举办的宴席,规模很小,只宴请了七八桌人。 能够来到这里的,无不是他手下的精锐之人。 当然,除了他们之外,还有一些比较亲近的家属。 比如华雄儿子的小姨,蔡琰的妹妹,蔡琬蔡贞姬。 虽然这一次举办的宴席,规模很小,也没有惊动太多的人。 但是意义却非凡。 甚至于要比华雄之前,所进行那祭祀将士,更加的引人注目。 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这次的事情,意义不一样。 华雄这个气吞如虎,已经表现出雄霸天下之势的人,有了后。 这对于华雄麾下,众多跟着他讨生活的人来说,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。 这代表着一种稳定。 倘若,当初的董卓儿子,没有夭折,或许董卓所面对的局面,也将会有所不同…… 儿子又闹人了,谁都哄不住。 华雄抱着他转了几圈,就将之哄睡了。 这让他很是满意。 带着一些满足感,华雄来到了屋外。 抬头看看天。 只见天空晴朗,一轮太阳,高高悬在天上。 此时已经是春天了,到了春末。 正是需要雨的时候。 结果华雄回到关中已经月余,一直以来,一滴雨都没有下。 空气都有些干燥。 华雄的好心情,顿时就消失了很多。 看来,自己的记忆,应该没有出错。 今年的这场大旱,可能要避免不了了! 春天少雨,让不少的人脸上,都露出了愁容。 不过还好,早在去年之时,华雄就已经说了,今年极大可能会发生旱灾之事。 所以这些百姓们,虽然比较愁苦,却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。 而且他们关中这边,并非没有任何准备。 早在去年之时,华将军就已经让人做出了种种的准备。 此时龙首渠,白渠,以及郑国渠这些大型水利工程,都已经完工,或者是将近完工。 已经能够投入使用。 除了这几个原本的固有渠道之外,又在别的地方,弄出来了大大小小几十个的水渠。 虽规模远远比不上郑国渠,但总体加起来,还是很不错的。 除此之外,还有数百个的水坝,关中各地新打的水井的数量,超过了三千口。 而且,到现在为止,这打井的运动,还没有停止,水井的数量还在增加。 这就是关中的底气。 “希望大旱,不要真的来……” 华雄仰天叹了一口气,如此悠悠的说道。 虽然他已经提前做了,诸多的准备,可是这等规模的大旱一旦到来,影响依旧不小, 肯定会有很多的人遭罪。 现在,田里面种的庄稼,已经是抽出了苗。 只不过这些庄稼,都是比较倒霉的,刚一出来,就面临着干旱。 勤劳的关中百姓,通过在井里面打水,或者从水坝里面挑水,进行浇灌。 因此保住了不少的庄稼。 与此同时,华雄命人所建立的诸多水渠,也要开始投入到使用之中。 诸多河水,通过一道道水渠,蔓延到关中大地的诸多地方。 那大大小小,宛若蛛网一般分布的水渠,就像是遍布在关中大地上的血管一样。 河水如同血液,顺着血管在关中大地上,来回流淌,滋澜着关中大地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