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一章 又想打仗了?-《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只是皇上您这旨意当中…择优挑选五万精兵,是何缘故?”

    实施新政,大伙儿都得利的事情,那倒没啥问题。

    但皇帝要想借此机会再兴兵打仗,那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。

    御驾亲征期间,皇帝说过些什么话,想要表达的是个什么意思,早就有人将其一字不差地传到三杨阁老的耳朵里。

    他仨可没忘记,年轻的皇帝,起初的时候,可是抱着想要征服四方蛮夷番邦小国的好战心态呢。

    现如今,就算不考虑实施新政可能会带来的些许问题……

    这刚刚取得大胜班师回朝,龙椅上的屁股都还没做热乎呢,如若再兴兵打仗…皇帝这么任性妄为瞎胡闹,不进谏阻止的话,那他们三位,岂不是白当了这么多年的阁老?

    不过嘛,这三人,在对视一眼过后,特别怀疑能想出那些强国之策的皇帝,岂会考虑不到大动兵戈可能带来的后果?

    “《孙子兵法》有云:善战者,致人而不致于人!”

    “《尚书·周书·周官》当中也记载了,制治于未乱,保邦于未危!”

    “历朝历代,四方蛮夷亡我华夏之心,不曾有过断绝。”

    “战事一开…想要取胜的话,那么在战场上,就得时刻处于支配敌人,而不是被敌人支配的状态。”

    “谋略与胆识,这是一方面。朕重新恢复武勋考选大典选取良将,便是为了此事。”

    “但光有将领的谋略胆识,没有配套的精兵猛卒,那也是白搭。毕竟打仗嘛,终归靠的还是人。”

    “然而,这么多年以来,不说边境卫所的军风军纪已经败坏到何种地步,单单是京师之地的三大营,其内部军备亦有所松弛!”

    “这一点,朕已是知晓……”

    还不待皇帝话讲完,正襟端坐的三杨阁老,看着皇帝一脸的淡淡笑意,出溜一下子,便跪倒在地,连连请罪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